寻根传统节日,承韵习俗文化
在岁月长河的悠悠流转中,传统节日宛如璀璨明珠,镶嵌于民族记忆的苍穹,其蕴含的习俗与文化,是先辈智慧的结晶,也是后世灵魂的滋养。
春节,作为华夏大地最隆重的佳节,承载着辞旧迎新的期盼,腊月二十三小年起,灶王爷上天“述职”,人们以糖瓜祭灶,祈愿灶神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,拉开过年序曲,至除夕,阖家团圆守岁,长辈围坐闲聊,晚辈嬉戏打闹,夜半鞭炮齐鸣,旧符换新桃,驱散往昔不顺,迎接新春福泽,年夜饭桌上,鱼虾满盘、荤素相宜,饺子形似元宝,寓意招财进宝;一家人同品佳肴,共话亲情,凝聚家庭向心力,此后拜年走亲,互道祝福,红包往来,不仅是礼节馈赠,更是亲情友情的纽带,传递着对新岁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。
清明时节,春雨如丝,润泽大地亦润泽心田,此时追思先人,扫墓祭祖,坟茔前摆供品、燃香烛、献鲜花,静默致哀,感念先辈恩德,传承孝道伦理,踏青出游亦是古俗,漫步郊野,赏繁花盛放,观新柳摇曳,放风筝逐风高飞,蹴鞠欢笑,于自然怀抱中舒展身心,恰是应季雅事,此节融合了生死感悟与生命萌动,提醒世人铭记根源,珍惜当下美好时光。
端午,粽叶飘香五月天,为纪念屈原,百姓以糯米裹粽,投江饲龙,护诗人忠魂,赛龙舟千帆竞渡,桨手奋楫击水,锣鼓震天,岸边观者如潮,呐喊助威,尽显团结协作、勇往直前之精神,佩香囊、挂菖蒲,艾草悬门,驱虫辟邪,这些细微之处皆藏健康祈愿,一颗粽子,凝结爱国情怀;一艘龙舟,满载民俗热忱,端午习俗犹如一曲激昂爱国颂歌,传唱不息。
中秋之夜,明月高悬,清辉洒遍人间,家人围坐庭院,共赏圆月,月饼香甜,瓜果飘香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诗句吟诵出口,思念之情溢于言表,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玉兔捣药,为节日添神秘色彩,也让古人对浩瀚宇宙心生敬畏与遐想,赏月之际谈天说地,交流情感,团圆氛围浓郁至极,无论身在何处,抬头望月,皆能感受家国情怀牵连。
重阳登高望远,插茱萸避邪,赏菊饮酒,尊老敬老之风盛行,秋日山峦层林尽染,老者携幼攀登,途中谈笑风生,俯瞰山河壮丽,身心畅快。“九九”之意寓含长久长寿,此时关爱老人,彰显社会温情。
传统节日习俗与文化,是民族精神的火炬,照亮后人前行之路;是情感纽带的丝线,缠绕着家国情怀与个人归属感;更是文化传承的基因库,历经风雨而生机勃勃,于今时今日,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之际,更应珍视这些古老习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,将其融入日常,化作民族自信的源泉,每一次节日庆典,都是对历史长河的深情回眸;每一道习俗仪式,皆是对文化根脉的坚守传承,方能在时代浪潮中锚定民族之魂,驶向未来彼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