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急救基本常识与方法,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
在日常生活的平静表象下,意外与突发状况往往如隐匿的暗流,随时可能打破家庭的安宁,无论是厨房中不慎烫伤、运动时的意外扭伤,还是突发的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,掌握家庭急救基本常识与方法,就如同为家人和自己点亮了一盏生命的应急灯,在关键时刻能够争取到宝贵的救援时间,甚至挽回生命。
一、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
(一)烧伤与烫伤
家庭生活中,烧伤烫伤事件频发,多由接触高温物体、液体或蒸汽引发,一旦发生,应立即用大量流动的冷水冲洗受伤部位,至少持续冲洗 15 - 30 分钟,以降低局部温度,减轻热力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,注意水流不宜过急,避免冲击力加重皮肤破损,若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,不要强行撕扯,应小心剪去周围衣物,以免撕裂伤口,轻度烫伤可涂抹烫伤膏,并用干净纱布包扎,保持伤口清洁,防止感染,对于严重烧伤,如出现大面积水泡、皮肤焦黑等情况,在进行上述初步处理后,务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,途中可用干净毛巾轻轻覆盖伤口,避免污染。
(二)切割伤与擦伤
刀具、玻璃等锐器造成的切割伤,以及摩擦导致的擦伤也较为常见,要迅速找到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,按压力度适中,以能止住出血为宜,若伤口较浅,止血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,去除污垢和杂质,然后涂抹碘伏进行消毒,再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包扎,如果伤口较深,出血难以止住,或伤口内有异物残留,应尽快就医,切勿自行处理,以免加重损伤或导致感染扩散,擦伤处理相对简单,主要是清洁伤口表面,去除泥沙等异物后消毒包扎,但面积较大的擦伤也需关注是否有感染迹象。
(三)扭伤与拉伤
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,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时有发生,一旦扭伤,应立即停止活动,让受伤部位休息,避免加重损伤,在受伤后的 24 - 48 小时内,可采用冷敷的方法,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处,每次 15 - 20 分钟,每隔 2 - 3 小时一次,以收缩血管,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,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,防止冻伤,可用毛巾包裹冰袋,48 小时后,可根据情况改为热敷,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肿胀消退和组织修复,对于拉伤,同样先休息制动,轻度拉伤可配合按摩、理疗等方法缓解症状,若疼痛剧烈、活动受限严重,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肌肉或肌腱断裂等情况。
二、突发疾病的家庭应对策略
(一)心肺复苏(CPR)
心脏骤停是最为紧急且致命的突发状况之一,而心肺复苏术则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技能,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、意识丧失、呼吸停止或异常时,首先要判断环境和患者是否安全,确保自身无危险后,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120,让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,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,双手交叠,掌根置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,频率至少 100 - 120 次/分钟,深度 5 - 6 厘米,进行胸外按压,每按压 30 次,进行 2 次人工呼吸,捏住患者鼻子,口对口吹气,每次持续 1 秒以上,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,如此反复进行,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,心肺复苏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准确掌握,平时家庭成员可以参加相关急救课程学习练习,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。
(二)中风急救
中风具有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,早期识别和急救至关重要,当发现家人出现突然的口角歪斜、流口水、言语不清或失语、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、头晕目眩、行走不稳等症状时,要高度怀疑中风可能,首先保持患者安静,避免搬动和摇晃,让其平卧,头部略抬高,松开衣领腰带,保持呼吸道通畅,若患者意识清楚,可给予少量饮水,但不要喂食物,以免引起呛咳或窒息,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,记录发病时间,因为在发病后的“黄金时间”内送医进行溶栓等治疗,能够大大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,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,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,如呼吸、心跳等,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。
(三)癫痫发作急救
癫痫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、全身抽搐、口吐白沫等症状,场面虽然吓人,但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够保障患者安全,当发现患者癫痫发作时,应迅速将患者移至安全地方,避免周围有尖锐物品或硬物,防止患者在抽搐过程中受伤,让患者侧卧,头偏向一侧,以便口腔分泌物流出,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,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,以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拉伤,只需在患者关节部位垫上软物,防止碰撞擦伤,一般癫痫发作会在几分钟内自行缓解,如果发作时间超过 5 分钟,或患者连续多次发作且中间意识未恢复,应及时拨打 120 送医救治。
三、家庭急救的必备物品与药品准备
有备无患,一个完善的家庭急救箱是应对突发状况的重要物资保障,急救箱内应配备以下基本物品和药品:
消毒用品:碘伏、酒精、生理盐水等,用于伤口消毒清洁。
包扎材料:各种规格的创可贴、无菌纱布、绷带、三角巾等,用于伤口包扎止血。
止血用品:止血带、弹性绷带等,应对较严重的出血情况。
急救器械:体温计、血压计、听诊器等,便于监测生命体征;如有条件,还可配备氧气瓶、吸痰器等设备,尤其在有慢性疾病患者或老年人的家庭中更为实用。
常用药品:退烧药(如对乙酰氨基酚)、止痛药(如布洛芬)、抗过敏药(如氯雷他定)、感冒药、腹泻药(如蒙脱石散)、外用药膏(如云南白药气雾剂、扶他林软膏)等,以应对常见的疾病症状。
家庭急救基本常识与方法的学习和应用,是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生命安全的负责,通过了解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、突发疾病的应对策略,以及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,我们能够在意外来临时保持冷静,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,为专业医疗救援赢得时间,守护家庭的幸福与安康,让生命的脆弱在知识的呵护下得到坚实的保障。